——记大同现代脑科医院神经外科ICU护理站
在我市的医疗战线上,活跃着这样一支护理团队:她们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昼夜奋战在抢救生命的第一线,把困难和汗水留给自己,将健康和幸福带给患者;她们守护着人体最精密的器官——大脑,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用爱心和耐心陪伴患者走出病痛的折磨。
是她们快速反应、熟练操作、精心护理,让一个个脑出血、重症颅脑损伤、重型脑肿瘤术后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护理,为上千个患者的家庭升起阳光。
是她们日夜陪伴、耐心呵护,用爱心和责任心唤醒了一个个沉睡的大脑。
是她们,用宽容和微笑搭起了医患的桥梁,沟通了医患的心扉。
她们不仅要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还负责着患者的吃喝拉撒、生活护理;她们不是患者的亲人,却胜似亲人;她们中有全市“三比一规范”护理竞赛的优胜者,也有山西省民营医院发展协会评选出的省级”优秀护士”。
——她们就是大同现代脑科医院神经外科ICU护理站的全体护士,一群最可爱的白衣天使。
争分夺秒,让沉睡的生命苏醒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ICU护理工作的特点,那就是“争分夺秒”。进入脑科ICU的病人,大多是重症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往往来的时候就昏迷不醒,病情急、情况复杂,抢救无疑是与死神展开的赛跑;这要求护士能迅速应变、动作敏捷、技术娴熟,跟医生默契配合,才能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
今年3月,现代脑科医院转入一个韩姓患者,当时已经休克,血压只有50/20mmHg。患者之前已经在其他医院住院一年,全身血管极其难找,再加上血压极低,给不上液体会立即死亡。面对这种情况,ICU护士长杨小姣细心又迅速地寻找可穿刺的静脉,从大腿、腹壁开了三路静脉通路,与医生配合,使患者及时脱离了危险。像这样漂亮的穿刺技术,源于ICU护士们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和临床护理经验的累积。脑病患者入院时往往病情多变,有的患者心率会突然下降,有的患者则血压极高,呼吸不通畅。面对这些情况,护士们必须随时急救,接除颤仪、胸外按压、迅速给药……不出任何差错。经过刻苦训练的护士们,能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得井然有序,再加上用心的呵护和关爱,一个个起死回生的事迹在这里每天都在创造着。
新荣区破鲁乡患者王某,因事故导致颅脑重型损伤,患者入院时,距离事故发生已经36小时,脑疝形成、脑脊液从耳道溢出、右侧瞳孔散大,呼吸微弱、命悬一线,随时有生命危险。经过现代脑科医院专家急救手术后,患者转到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依然呈中度昏迷,几乎任何反射都没有,摆在面前的是艰难而重要的监护工作。护士们一方面用呼吸机为病人维持呼吸,一方面用监测仪密切注视病人各个脏器功能的变化。随时进行心电、血氧血压、呼吸监测,1-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尿道口、膀胱冲洗,更换引流袋、口腔护理,观察神志、瞳孔血压……一系列繁琐的护理工作,成为护士们每天的必修课。
在病人昏迷的近一个月时间里,护士长杨小姣每天带领护士不停地记录,不停地输液、加液,一次次吸痰,一次次翻身拍背,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着患者。由于患者做了去骨瓣手术,翻身时又要小心保护,又需使巧劲儿,每次下来都累得直不起腰,但没有人喊累。
为了让患者早日醒来,ICU护士们轮流守候在床前,一次又一次地呼唤患者的名字。5天过去了,10天过去了,30天过去了,在护理人员的精心呵护下,患者有了瞳孔反射,有了睁眼的动作,有了张口动作,又有了咳嗽吞咽动作。患者醒来的那一刻,陪伴患者数百个小时的护士们流出了欣慰的泪水。
正是在这样繁琐、重复的护理工作中,一个个奇迹诞生了。灵丘县61岁的刘某,脑出血并发脑疝,出血量达80毫升以上,入院时单侧瞳孔已经散大,在现代脑科医院经过15天系统的专业监护与救治,出院时已能行走说话;阳高县75岁患者孙某,高血压基底节区大量出血,昏迷伴脑疝形成,手术抢救后在ICU专业监护18天后好转;天镇闫某,50岁,重型脑外伤,脑疝形成15小时,在ICU病房经护理15天后转危为安;新荣区79岁的刘某,脑出血后不能行走,不会说话,经ICU护士和医生全力施治,出院时说话清晰,条理清楚……
现代脑科医院创办3年来,抢救重症颅脑损伤、脑出血、脑梗塞、脑血栓、脑肿瘤等患者千余名,每一个奇迹的背后,都有着护士们辛劳的汗水和真情的关爱。
爱心呵护,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ICU的工作最苦最累,这一点就连患者的家属都知道。护士们不但要及时捕捉和判断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还要对重症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生活护理和心理安慰。在重症监护病房,所有的生活护理事项都要护士来完成:擦拭身体、护理口腔、尿道口清理、翻身、拍背、给病人喂食、鼻饲,甚至洗头、剃头、洗脸洗背心、接大小便,这都是ICU护士的工作内容。
然而,做了ICU护士,就不能怕脏怕累。她们给大小便失禁的病人清理大小便,给多年不洗澡满身污垢的病人擦身洗头,给满身腐臭的病人清洗一遍又一遍,直至干净无味。给患者吸痰时,护士们经常被喷到头上、眼睛上,但她们从不退缩。
有一次,现代脑科医院接诊了一位颅脑损伤患者连某。患者意识不清,伴发精神狂躁症状。给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给药时,6个人都按不住他。患者又抓又掐,把护士马金凤的手抓得满是血痕,但她不顾自己,直到顺利给病人建立了静脉通路,成功给药。一个颅压极高的病人喷射性呕吐,为了预防他窒息,护士长杨小姣和护士小王徒手去掏,秽物吐了她俩一身。虽然胃里翻江倒海,但她们强忍着,直到为患者清理完呼吸道才更换工作服。一位病人长期昏迷,卧床便秘,护士丁玲为病人不停地按摩腹部,病人腹胀厉害了,她还亲自下手为其掏出一块干硬粪便,以缓解腹胀。
护士们这样用心细致的护理,患者家属在视频监控中看得一清二楚。患者郑某的家属几次三番感动地说:“你们休息一下哇,就是我们儿女家人也做不到你们这样啊,你们真是太辛苦了。”“我们一家人管一个病人还嫌累,你们管那么多病人,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做一时的好事容易,难得的是始终如一,用爱心、责任心、细心、耐心、热心对待每一位病人。2012年1月22日除夕那天,一名患者范美被家人遗弃在病房,此后再也联系不上。从那天起,护士们就义无反顾地负起了照顾他的责任。护士丁玲为他买来了水果,马金凤为他买来了果汁,小王为他买来了奶粉,护士长杨小姣为他买来了纸尿垫等生活用品和很多食品。患者极其瘦弱,护士们为他制订了饮食计划,每天把饭菜水果榨成流汁,变着花样一天喂十几次饭。为了预防褥疮,护士们每小时都要为他翻身拍背一次。几个月过去了,患者家属仍未露面,但护士们依然这样用心地照顾着他,患者的一切费用也都是医院支付。
护士长杨小姣说:“人心都是肉做的,他和我们一样也是个人呀,怎么能不管!”其他患者的家属亲眼目睹了这样的感人事迹,都说:“你们简直成他的女儿了,再说回来,女儿哪比得上你们!”
面对生命重托,再苦再累也心甘
日复一日,现代脑科医院ICU的护士们挽救着生命,却燃烧了自己。对ICU的护士来说,漫漫长夜也是朗朗白天。对她们来说,选择了白衣天使,便是把自己全部交给了患者。
因为工作需要,ICU护士长杨小姣的手机总是24小时开着,以便随时接听科室的电话。很多次半夜接一个电话,她就马上丢下熟睡的孩子赶到医院参加抢救。孩子醒来后经常问他爸爸:“妈妈又去医院加班了吧?”有一次,ICU一次入住了7名重症病人,有6个气管切开,护士们都是小跑着工作。为了不耽误患者,杨小姣主动放弃了休息,连续加班72小时,到最后累得精疲力竭,动一动就汗如雨下。累倒了,她却只休息一天,马上又投入到工作中。还有一次,到了下班的时间,忽然来了一位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瞳孔已经扩散,发生了脑疝。病情不等人,正准备接孩子回家的杨小姣马上又投入急救,带领护士们立即为患者清理呼吸道、抽血配血、做心电图、备皮,立即进入手术室急救。等病人脱离危险后,杨小姣匆忙赶到学校,孩子已经在校门口等了两个多小时,哭成个泪人儿。她说:“有时候面对孩子我也很内疚,但是面对患者生命的重托,我不能只想到自己。”
ICU护士的家人们有时候不理解:“你们不是做护士吗?怎么手上都是老茧?”家人们不知道,ICU的护士干的不但是脑力活、心力活,也是体力活。有的患者体重接近200斤,伤势又重,翻一次身得好几个护士用尽全力;有的患者因脑伤意识不清导致狂躁,用脚踹护士的心窝子也是常事。患者的肢体锻炼、肢体按摩,甚至为患者洗衣物,这些都是护士们日常干的事情。可是,护士们有苦却只往肚子里咽,不但要微笑安慰患者,还要安慰患者家属。有的患者因为狂躁,口出脏话骂自己的家人,骂得十分难听。家人生气了,护士们还要好言宽慰:“他现在神志不清,你们千万不要当真啊。”一位老人因车祸导致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一个多星期。期间家属表示想要放弃,但ICU护士们却不愿眼睁睁看着一个生命的流逝,经过一个个日夜的精心护理,老人最终好转了,出院时还是自己走出去的。老人家属感动地说:“你们是真正的善人,太感谢你们了!”
当你亲临ICU,当你亲眼见到护士们分秒必争、挥汗如雨的感人场面,你就会明白:正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出于救死扶伤的朴素真情,她们才会这样心甘情愿,微笑着流汗,微笑着默默奉献。
苦着、累着,但ICU的护士们都不愿意换岗,因为她们的心时刻牵挂着患者。当她们看到患者醒来后微笑的目光,当她们看着患者康复后自己走出医院,她们收获了生命中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谁说护士的工作平淡无奇,谁说护士干不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挽救,当一面面感激救命之恩的锦旗交到医护人员的手上,我们看到了白衣天使谱写的生命长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