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王女士今年48岁,因为口渴、多饮、消瘦到医院就诊,发现血糖异常而诊断为糖尿病。医生建议其进行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但是王女士认为糖尿病就是吃出来的疾病,只要控制饮食,就能降低血糖,因此拒绝服药。半年后,王女士症状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
病例2:陈先生今年51岁,诊断2型糖尿病5年,当时医生建议其用药控制血糖。但他听说降糖药物必须终身服用,觉得非常不便,同时也担心药物副作用,自认为如果不开始使用药物降糖,也就不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所以拒绝服药。直到今年陈先生检查发现患有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才开始用药,此时病情已很严重。
分析:这两个病例在临床很常见,都属于“自作主张”型病人,把医生的建议抛之脑后,等出现问题为时已晚。
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饮食控制是基础,且要长久坚持。但是即便是病情较轻的患者,单纯饮食控制也不能长期有效地降低血糖,需要适当的运动干预和配合针对性的降糖药物才能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糖尿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理为胰岛素分泌障碍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如果糖尿病患者没有进行规范化治疗,则体内负责产生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将会缓慢破坏直至完全衰竭,就像蓄电池本身坏了,其蓄电量就会逐渐减少一样。
所以说糖尿病需要终身服药来降低血糖是由其本身发病机制决定的,并不存在所谓“药物依赖”问题。相反,许多药物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患者应及时使用药物治疗,以免酿成后患。
大同市糖尿病研究所
现代医院糖尿病康复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