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晏铭
编者按:
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对您来说或许并不陌生。作为一种引领世界医疗行业的现代模式,它已经有60多年历史。在美国,已有55%的医院采用第三方外包服务,有的医院除了护理部门之外,其他服务都全面采用外包服务。
在我国,第三医学诊断服务也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近年来更广受认可,并且连续得到政策鼓励和扶持。2011年出台《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出台《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3年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并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值得庆幸的是,我市的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随着大同市瑞慈健康管理公司的成立,也来到我们身边。瑞慈医学影像、瑞慈医学检验开展的第三方诊断服务,以领先的设备、技术和服务模式,服务医院、医生和患者,成为大同市各医院、各社区卫生中心、各诊所,以及每一位医生和患者的专业“诊断专家”。
本文作者是一位医学工作者,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第三方医学诊断对于医疗改革和百姓就医的意义。这也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了解,新型的医疗服务形式,是怎样造福我们每一个人,并逐渐改善我们的就医现状的。
原题《大力发展第三方医学诊断机构,推动医疗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发展迅速,并得到百姓的普遍认可和政策的扶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第三方医疗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助力公立医院缩小成本、提高效率,助力社区卫生中心提升服务,整合卫生资源,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大力发展第三方医疗诊断服务,有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引导新医疗模式
第三方医学诊断是一种独立的,以提供诊断服务外包为核心的,为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体检中心、疾控中心以及个人医生等提供的医学诊断服务,主要包括第三方医学检验和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其最大的特点是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与医院、病人、社会共赢的目标。
第三方医学诊断在发达国家已是一种成熟的医疗合作模式,占其临检市场的约三分之一份额。比如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就是以专业的团队去各家医院门诊收取病人样本,然后集中到独立的检验中心去做;大多数医院检查项目由独立第三方实验室承担,自己只做少量的血、尿常规检查。香港地区也有100多家独立的医学实验室,为各家医院提供外包服务。国内的第三方诊断服务出现较晚,现有各类型独立医学实验室过百家。有资料显示,中国第三方医检行业年复合增长率接近50%。在上海、杭州、太原等城市,近年来都引进了第三方医学诊断中心。
第三方医学诊断成为大势所趋,是因为它有着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能广泛满足各种临床医学诊断需求。第三方医学诊断拥有完善的检验项目、专业的检测技术和影像诊断技术,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医疗机构的需求;同时,庞大的配送服务网络、高效的实验室运营管理,足以服务各级医院和分布广袤的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质量服务完善的社会化诊断平台。
第二,以专业优势保障了效率及准确性。现代检验医学的发展使分工越来越细,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问世,需要配备高精尖的技术人才、昂贵的检测设备和试剂,检测技术研发和学习方能实现,一家医院的科室很难单独完成。而第三方医学诊断则只专注于此,在设备、技术、人才及运营模式上更加专业化:速度更快,结果更准确,自动化信息技术处理,能保障诊断结果的可靠详尽。因此,第三方医学诊断可以称为医生诊断和治疗的“专业助手”。
第三,以规模优势降低成本。把多家大医院的稀少样本集中在一家实验室去处理,性价比就高得多,能为医院降低10%-20%的成本。第三方医学诊断所提供的诊断项目,是合作医院没有的或者出于经营成本、规避风险等目的而决定不开展的检验项目,因此与医院根本不存在竞争,反而能为医院带来收益。这是社会集约化发展的需求和必然结果。
大力发展第三方医学诊断,有助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大力发展第三方医学诊断,有利于整合卫生资源,并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一、能为大医院降低成本、减缓压力
公立医院改革后,成本控制压力日益凸显。对于三级医院,部分高端检验项目对设备、人员要求高,投入大,而一些医疗检验设备使用率不高,却导致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与第三方医学诊断合作,则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入,减轻投资成本、时间成本、管理成本和就诊压力。
对于一些特殊检查项目,有的医院检验科投资几百万元的生化仪器,一个月只做几个样本,比如乙肝基因检测,做1个样本与做96个样本一样,都需要用8个标准试剂做对比。有的医院为节省成本不得不十天或半个月开一次机。这对于医院来说是浪费,对于患者来说则是拖延。如果这些检验项目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来做,则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首先,不用每家医院都去耗资买昂贵的仪器设备,节省社会资源;其次,少数特殊检查项目,医院不必等到凑齐一定样本量再开机,缩短了出报告的时间;再次,医院可以避免耗费巨大精力,从而也能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专注于提高自身的临床治疗水平。对于患者来说,好处也是明显的:减缓了大医院就诊压力,患者不必耗费大量时间排队等候;也不会出现一家医院的化验结果,其它医院不认可的借口。
二、节约政府投资,帮助基层医疗单位完善服务,实现医患双赢新医改提倡分级医疗、社区首诊,但这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以提升基层诊疗水平,第三方医学诊断可以节约政府投资。基层医疗机构规模小,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少,检验人手、技术和检验设备都有限,只能做一些常规检查。第三方医学诊断恰恰能弥补中小医院这方面的不足。
第三方医学诊断可以有效规避社区医院在实验室设备、软件、人员等方面的高额投资,同时又极大地提高对病症的诊断精确度。比如对于一个几万人口的社区,社区医院实力有限,像病理检验、基因、生化等这些技术难度比较大,设备要求比较高的项目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动辄就要上百万元投入,医院也买不起,与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服务范围扩大了,检验时间缩短了,也不用购置医疗设备,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对于患者来说,则大大缓解了看病难和看病贵。一些中小医院受人才和设备双重制约,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血常规、尿常规项目检查,很多大项目检查做不起来,导致患者不得不挤到大医院去看病,看一次病往往要花大半天时间。而社区卫生中心如果与第三方诊断机构合作,看病不用排队,取结果也很快。患者支出的是社区医院的费用,享受到的是三甲医院的服务。
最近,海南省卫生计生部门就与国内相关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提升基层医院医学检验能力和水平。广州市海珠区卫生局也与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率先达成“社区医检直通车:三甲医检到家门”的新医改协作。这充分说明了第三方医学服务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医学合作新趋势。顺应医改,第三方服务为医生“多点执业”助力
事实上,大力发展第三方医学诊断,其意义远不止上文所述。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入,第三方医学服务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那就是,它能够为医生“多点执业”提供技术、设备等多种服务支持,从而推动医疗多元化发展。
2015年1月,国家卫计委等五部委联合发文,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合理流动。“多点执业”的试点,早在2014年下半年在北京、浙江、甘肃等数个省市区推出,目的依然是顺应社会需求,缓解看病难问题。看病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立医院超负荷运转,240多万名医生集中在公立医院,加剧了本身就供不应求的人员短缺。而医生“多点执业”正是对症下药的一个良方。多点执业,可以运用体制中有限的空间进行多点执业,可以直接走出体制身体力行实践自由执业,可以自立门户去实现理想中的医疗,把个人的能量发挥到最大。然而,摆在很多医生面前的难题是,自由执业尚需要有力的相关医疗资源支撑。这种广泛的需求,也将第三方诊断服务推向行业前台。因为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的核心正是“提供服务,资源共享”,直接服务的便是医生。
第一,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能够为医生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医生自由执业,比如开门诊首先遇到的便是资金问题。行医中所需要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是一个不小的门槛。而通过与第三方医学诊断机构的合作,则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三方医学诊断,可以成为专门为医生量身定做的“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影像中心”。
第二,第三方医学诊断使“单纯做一个医生”的理想成为可能,医生不必考虑各种制约性因素。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直白一点说便是“专为当地医生服务”,无论是谁的服务单,都是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便捷、平等、可靠。通过一对一上门服务、网络服务,提供医学诊断产品,可以满足自由执业医生的多种需求,降低风险。有了这种支持,无论是在家看病、独立自由坐诊还是预约会诊、手术,“拎包”即可实现自由流动,而不再有后顾之忧。
总而言之,第三方医学诊断正在引领一种全新的医疗模式,这种医疗模式的终极意义在于:它能够通过提供医疗资源共享,从而推动医疗人才资源的进一步平衡和走向民间,推动医疗结构的最大合理化,满足患者需求,造福社会,也必将成为医疗改革以及缓解百姓看病难题的一个重要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