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被称作是“生命的绊脚石”,已成为影响生命质量的重大疾病之一。大同五洲心血管病医院内科主任白守民提醒,心衰危害巨大,学会判断是否具有心衰风险格外重要。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
心衰的高风险人群
白守民介绍,对心衰而言,如果有以下疾病(或病史),可能就是心衰的高风险人群,一旦发现有心衰的症状就应该去医院专科就诊,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症是心衰最常见的原因。如果有冠心病或者高血压,平时应该多观察血压,定期做心电图检查,应注意心脏保健。平时多注意清淡饮食、控制体重、少吃多餐,因为饱餐也有可能引起心衰。
出现心衰的主要症状要及早治疗
白守民说,心衰的主要症状,如左心衰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肺动脉楔压升高,肺淤血可出现咳嗽、肺哮鸣音、血痰、呼吸急促、坐立不安、劳力性呼吸困难、疲劳、发绀等。右心衰可出现乏力、外周静脉压增高,腹水(淤血肝)、颈静脉怒张、食欲下降、厌食或者胃肠道不适、手部肿胀、下肢浮肿。
如果以前曾经得过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房颤、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疾病,并出现气喘、呼吸困难、胸闷、乏力、胃肠不适、胃口差、下肢肿、肚子突然变大、咳嗽、咳痰等上述情况那一定要注意,你有可能被心力衰竭纠缠上了。如果你以前没有心脏病的病史,同样出现上述症状,那也要尽快到医院检查,查查你的心脏是不是出现一些问题,及早发现问题,可及时进行治疗。
心衰患者不要过度害怕
白守民说,很多人一听心力衰竭,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心脏坏了,出大问题了,其实心力衰竭是心脏供血功能没有健康的心脏那么好了。心衰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当然也不是说可以不重视它,毕竟如果大意,不及时诊断与治疗还是会影响生命的。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心衰
白守民介绍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心衰:
一、从心力衰竭四个分期及过程来看——
前心衰阶段:病人存在心衰高危因素,但尚无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也没有心衰的明显症状和体征。
前临床心衰阶段:患者无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但已有心脏的结构改变,如左心室肥厚等。
临床心衰阶段:患者有基础结构性心脏病,也有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休息时仍有症状,须长期治疗。
二、从心力衰竭分级来看
Ⅰ级(1级):心脏病患者日常活动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即日常活动无心力衰竭症状。
Ⅱ级(2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一般活动后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即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如呼吸困难、乏力。
Ⅲ(3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一般活动可引起心衰症状;即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Ⅳ(4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存在心衰症状,活动后明显加重。
三、白守民推荐心力衰竭的6分钟步行观察——
患者在平地尽快行走,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
轻度心衰:6分钟步行距离大于450米。
中度心衰:6分钟步行距离150米至450米。
重度心衰:6分钟步行距离小于150米。
心力衰竭的病因
白守民说,冠心病、心肌缺血、心机梗死是引起心衰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次是各种心肌病和心肌炎,以病毒性心肌炎和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最常见;糖尿病心肌病,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如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高血压等。
一、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发因素,致使心脏负荷加重,毒素直接抑制心肌,耗氧量增加,呼吸道感染增加心脏负担。
2、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即心房纤颤。
3、妊娠分娩。
4、过度情绪激动,如暴怒。
5、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
6、其它:如静脉输液过多过快、高盐饮食、使用利尿剂不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气温变化、洋地黄中毒、贫血,大量饮酒、创伤手术等。
心力衰竭的常规检查
白守民介绍,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检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衰标记物检查:利钠肽、肌钙蛋白。
2、血尿常规、心肌酶、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
3、心电图。
4、胸部照片、胸部CT。
5、心脏彩超加心脏功能测定。
6、腹部彩超。
心力衰竭应该如何治疗
白守民提醒,发现心力衰竭要及时治疗——
一般治疗: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遵医嘱服用药物等。
病因方面治疗: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要早治疗、早控制。
清除诱发因素: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呼吸道感染,应积极选用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药物治疗:利尿剂是心衰治疗中改善症状的基础,具体用药一定到医院就诊后按医生医嘱使用,同时定期到医院复查,在医生指导下正规用药。
还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
心衰患者的日常保养
白守民提醒,心衰患者除了要积极治疗,平时的日常保养也应该重视起来:注意控制饮食,低盐、多维生素、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戒烟、戒酒;控制体重;适当锻炼,保证睡眠质量;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停药;尽量保护好身体,避免呼吸道感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