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9日这天,随着救护车急促的鸣叫声,大同市二轻医院的脑科门诊来了一位急诊患者。患者是个60多岁的妇女。当时,患者已经昏迷,一侧瞳孔已散大。家属的呼唤、哭泣,声声触动着医生的心。
之前,患者已被某大医院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脑疝形成,那家医院大夫告知家属无生还希望,准备后事,家属只好回家。回家后,患者家属听朋友说市二轻医院脑科对此病有专长,听说治好了很多像这样的垂危病人,就抱着一线希望前来就诊。
患者送到二轻医院的时候,脑疝时间已经长达29小时,情况万分危急。王主任、张教授立即行动,为患者实施了脑出血微创穿刺术。手术顺利抽出90毫升血,40分钟后推回病房,脑疝基本解除,瞳孔回缩。经过三天冲洗、引流,患者颅内血肿基本干净。
接下来,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是艰难而重要的护理工作。患者呈中度昏迷,几乎任何反射都没有,不得不给予其24小时头置冰帽,随时进行心电、血氧血压、呼吸监测,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起初患者的血压异常高(200/120毫米汞柱),血压降下来后,痰又成了问题。为了预防痰窒息和肺部感染,专家为患者实施了气管切开术。气管的切开也给护理增加了工作量。昏迷病人留置导尿,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很多,为了预防,护士每日尿道口护理三次,每周膀胱冲洗两次,更换引流袋3次。昏迷病人口腔分泌物多,不及时清洗也容易造成感染。护士每日口腔护理3次,每一小时观察神志、瞳孔血压。
不停的记录,不停的输液、加液,一次次吸痰,一次次雾化,一次次吸氧,一次次翻身,一次次呼唤患者的名字,盼望着早日醒来;一次次发烧,一次次降温,又一次次血压增高,又一次次降压,一次次鼻饲,就这样患者一天天逐渐走向好的方向,瞳孔渐渐回缩,对光反射渐好。
5天、10天、20天,患者有了睁眼的动作,有了角膜反射,有了张口动作,又有了咳嗽吞咽动作。在第28天,患者睁眼时有流泪痛苦表示,用右手去抓小孙子。患者醒过来了!医生在查房时不断大声呼唤名字,患者开始能配合医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渐渐地有了些表情的变化,终于在45天时拔除了气管套管,完全醒了过来。家属的期盼,护士医生的期盼,终于有了结果。患者家属用颤抖的双手握着张福明教授的手,激动地不知说什么才好。
多年来,大同市二轻医院抢救濒危脑出血、脑外伤患者,已达480余例。 (南喜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