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某报纸看到一篇名为《分离之爱》的文章,是谈子女长大后远离家乡,对父母的思念,以及亲情区别于爱情、友情的所感等等。本人看后感同身受,由此逆向思维,想到怎样把握为人父母这个过程中的爱之度。
这里引用一位英国女心理学家的名言:“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其实,大自然早就用事实诠释了这样一个客观规律,一个婴儿的诞生——生命体的剥离。在母体中不是很安全么,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可以受到妈妈全方位的呵护。但是不行,作为一个独立的生物体,她(他)需要这么一个沐浴阳光同时经历风雨的过程,然后形成心理、生理、能力全面独立的一个个体。这是自然赋予他(她)的责任,也是享受生命的必然经历。
自古以来,母爱被无限地歌颂,称为最无私,最博大的爱。但是这种爱的限度,以及爱的方式却值得我们深思。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来自家人、社会各个方面的爱,这是事实。没有爱,缺乏爱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让人无法想像。单亲家庭的孩子犯罪率近年来不断攀升,就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凡事都有度,相反,被无微不至照顾出来的孩子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有的孩子在考取名牌大学后,因为不会照顾自己的生活,而带着家人去上学。更有甚者,为此退学,原因是离不开家,离不开父母。我们说这样的孩子就算他能考高分,但也只能说明,作为一个人,他只是掌握了学习这一种技能;至于怎样接触社会,怎样适应社会从而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生存,并把自己的所学发挥,实现自己的价值,根本无从谈起。由此,我们不能不说,从某种角度来讲,他的父母是失败的。因为,纵贯一生,社会才是人们最终要进入的学校,在这所大学校里的成绩是需要用你的一生来答的——偌大一张试卷,需要承载的又何止是高考!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辛苦劳作,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将来有所作为,生活无忧,受人尊重。但是看看我们的周围,成功是怎样来的?没有一个光鲜的外表后面不是比别人更多的孤独、忍受与艰辛。古人早就告诫我们:天将降大任者,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们先不说天之大任,我们大都是普通人,就是在自己的领域里小有成就,成就自己的一片天空也并非易事吧。那这其中对心智的考验与我们平日给孩子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呵护不是背道而驰么?分离之爱!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在他们每次叫妈妈的时候都随时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锻炼他们独处,大一点的时候独自面对一些事情。也许某种意义上讲,母爱也是要有距离的。给他们一点空间,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尝试,这样,长大了,也许会少摔一次跤。晚摔不如早摔!就像小时候学走路一样,刚开始可以扶着他,慢慢地就要松开我们的手了,没有我们在身边,摔倒了,他们会自己爬起来的!
我家中也有一个八岁的小孩儿,在一些问题上,我经常也感到很困惑。置身其中,有时候真的很难把握好分寸,但是放眼她的未来,我想我会注意的。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从小培养他们有个良好的心态、完整的人格,不论艰难困苦,快乐幸福,都能享受自己生命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