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5日晚7时,二轻医院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患儿。入院时,患儿尚昏迷不醒,而她的特殊之处更在于,为了治病,家长已经带她先后住了两家医院,这已经是受伤后的第26天。患儿危在旦夕,家长心急如焚,几欲轻生。一场大病急救就此拉开帷幕。
要想知道事情的缘由,还得从26天以前说起。
患儿名叫杨瑜,女,9岁,家住繁峙县。26天前,患儿由车祸致伤,当时伤势很重,已经昏迷,当即被送往忻州市人民医院救治。在那里住院治疗了10天,病情不见好转,患儿仍处于昏迷状态。当地的医生和其父母谈话交待病情:患儿病情严重,年纪又小,不要延误治疗,要马上到上级医院急救。焦急的父母筹足了钱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被安排到ICU病房。那里的家属是不允许陪护的,父母只好在附近的招待所就住,只能通过电话或在医院的楼外和医生联系,了解病情。住了15天,患儿仍旧昏迷。而那里的住院费用昂贵,半个月就花掉了十多万元。第15天,主管大夫和患儿的父母说,恐怕患儿苏醒的可能性很小,很可能将来要变成植物人。再加上这里的费用很高,还是放弃治疗回家吧。父母带着沮丧和无助的心情踏上回乡之路。总是做父母的,他们不甘心就这样让孩子等死。于是他们并没有回家,而是向多方联系寻求救治的方法,终于从熟人口中打听到大同市二轻医院。
患儿来到二轻医院后诊断为: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左额枕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左侧硬膜下积液、双侧鼻骨骨折、右股骨干骨折、气管切开术后。当时,患儿仍处于昏迷状态,全身营养状况差,体质消瘦,有轻度发热,痰量多,双上肢屈曲张力高,股尾部有轻度褥疮。患儿全身插满了管子:尿管、胃管、气管套管,还有右股骨外固定架,而且固定的针眼处有脓性分泌物。父母那种哀愁无奈而带有恳求的目光,再加上9岁女孩那无辜的面容,深深地打动了二轻医院的专家们。张教授对患者父母说,我们一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让孩子好起来。只要家属不放弃,我们绝不放弃!
专家们连夜对这个患儿的情况进行讨论,尽早拟定治疗方案,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向死神夺取时间。讨论结果,决定先行左侧硬膜下积液钻孔闭式引流术。手术很顺利,引流出80毫升黄色液体,术后给予冲管、换管、拔管,给予抗生素、脱水剂,通过鼻饲和静脉给予营养支持,给予促进脑细胞恢复的药物。
患者成了整个微创脑科医护人员和全院职工关注的重点。患儿痰很多,几乎每隔半小时就要吸痰一次。不论护士大夫,只要看到呼吸困难,有痰鸣音,就随时吸痰。在预防肺部感染和痰窒息上,吸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气管切开处的纱布每日更换无数次,切口处换药消毒每日两次,还有外固定的针眼处每日消毒两到三次,尿道口护理一日两次,膀胱冲洗每周两次,鼻饲用具消毒,吸痰管的消毒,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因不慎造成院内感染。医生护士们就像上紧了的发条,一个个熬红着双眼来回奔忙,一切只为了这个9岁的生命能够重新焕发生机。 |